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從微信群說起 看中國社交電商和新零售的趨勢及機會

  三、為什么以前沒有社交電商這種產(chǎn)品和概念呢?

  很長時間里,以淘寶,京東為首的傳統(tǒng)電商巨頭,牢牢統(tǒng)治著中國電商市場的大半江山,在拼多多之前,一些投資人甚至都不再看電商項目,認為新的電商平臺很難出來。

  傳統(tǒng)電商平臺像一個個管道,這個管道里,裝進了全國所有的品類商家,這樣的形式,造成這個管道前所未有的擁擠,所有的商家,拼了命一樣往管道前面擠,但依然有80%的商家在無人問津的管道后面默默無聞,無濟于事。

  太多的網(wǎng)店開起來了,但是沒有人進店,更沒有第二次復購。

  高昂的流量成本,獲客成本,還有物流和損耗成本,很長時間里,成為壓在電商從業(yè)者身上的大山。

  當這個管道越來越固化,越來越讓商家看不到希望,如何破局?

  彼時,一些商家開始到處尋找新的渠道以低成本來獲客,更多尾部淘寶商家開始出離淘寶,紛紛出逃到一些社交平臺上尋找新的流量,形成一股“出淘系。”

  對新渠道的呼喚,對流量的渴求,一定會帶來一些變化,甚至是一種來自于底層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變化。

  流量在哪里?

  當人們的注意力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

  而過去幾年,以oppo和vivo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廠家,已經(jīng)率先把各種巨幅手機廣告下沉到中國無數(shù)個四五線縣城,而縣城里,人們買了手機后,第一時間下載的往往是微信,大部分注意力在微信上,在微信群里,在快手,抖音上,最終還要在朋友圈里。

  而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在2014年春節(jié),通過搶紅包的形式,一夜之間迅速走進中國老百姓日常里,在短短幾年間快速席卷菜市場,早點攤,便利店。17年,微信小程序也橫空出世,加上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在中國開始誕生出一個完整和成熟的社交生態(tài)圈,叫微信生態(tài)圈。這個生態(tài)里,有一起搶紅包,有斗地主和跳一跳小游戲,有微信群里買水果,當然還有打車外賣小程序,有一整套的生意閉環(huán)。

  于是,有一天,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開始意識到:微信和微信群組成的生態(tài)是一座流量金礦和城堡,他們急需流量,也知道了流量在哪里。但這又怎么樣?這只是戰(zhàn)略層面,如何落實到戰(zhàn)術層面?以具體怎么樣的形式來組織起流量?答案就出現(xiàn)了前面的拼團,分銷。于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公司,開始在巨頭之外的角落里萌芽,一天天長大,最終快速燎原。

  那為什么歐美沒有社交電商,社群電商?

  縱眼觀察,并不是國外的電商比國內(nèi)更發(fā)達,而是國內(nèi)滿足社交電商的各種條件太成熟了,除了底層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遍地快捷的二維碼和移動支付,還有以微信群,小程序和公眾號這樣非常成熟的社交生態(tài)工具,大大拉低了電商創(chuàng)業(yè)者的進入門檻,起于微信的社交紅利出現(xiàn)了。

  除此之外,國內(nèi)城市人口和消費,天然比國外更密集,這是外賣和社交電商天然優(yōu)勢。

  于是,一個個藏在微信里的社交電商故事,開始紛紛涌現(xiàn)。

  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社群電商,本質(zhì)上都是圍繞零售做生意,而零售的終局,最終拼的是效率和體驗。

  屬于中國特色的社交電商,能持續(xù)多久?又會帶來哪些機會?

  四、從社交電商看新零售趨勢,未來會如何演變?

  當下的社交電商,它到底代表了什么趨勢,又改變了什么?

  從起點看,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的快速興起,不過是借助了社交流量的紅利和四五線渠道下沉的紅利,圍繞用戶分享和推薦的社交電商,從表面看,不過是流量的升級,往深一層看,其實是供應鏈的升級,最終來看,其實是用戶關系鏈和需求鏈的升級。

  過去的零售主流,是先生產(chǎn)大量的貨,圍繞一堆確定性的貨和庫存,再去鋪渠道,找一個個不確定的用戶,最后經(jīng)過一層層渠道和流程,最終緩慢的抵達消費者。很長時間里,有渠道為王的說法,這樣的流通鏈條漫長,低效。

  而今天,顧客就在眼前的微信群里,買東西不再是圍繞冷冰冰的貨架,未來,邏輯會變成,先圍繞眼前的顧客需求,再去生產(chǎn)和匹配更好更精準的貨和內(nèi)容。

  這也是目前的社交電商,不斷強調(diào):從人找貨,變成貨找人的原因。

  過去,物質(zhì)短缺,貨往往是企業(yè)最重視的資產(chǎn);而現(xiàn)在重心,開始變成用戶為王,用戶是企業(yè)最重視的資產(chǎn)。就像微信的真正價值,不在于微信沉淀下來的各種功能,而在于它擁有了10億用戶和關系鏈,用戶變成企業(yè)最重視的資產(chǎn)和價值。

  在今天,以社交電商為代表的商業(yè)和零售的重心及趨勢,從以物為中心,開始慢慢轉換到:以人為中心。圍繞人,貨,場的零售重構,供應鏈是重心和壁壘,但前提是:圍繞用戶驅動和用戶需求的供應鏈才是壁壘。

  基于此,傳統(tǒng)的B2C電商和商業(yè)模式,會一步步向C2B的電商和商業(yè)模式演變。

  過去商業(yè)重心是由企業(yè)來主導和驅動用戶,有什么賣什么。

  現(xiàn)在商業(yè)重心,開始逐漸演變成:買什么有什么。由用戶來驅動企業(yè)。由底層的用戶來驅動生產(chǎn)和供應鏈,所有的企業(yè)生產(chǎn)和運營,開始圍繞:用戶需求,這四個字來運轉。從傳統(tǒng)B2C企業(yè)主導的模式,向C2B的用戶主導的模式演變。

  本質(zhì)上,是從傳統(tǒng)官方式的自上而下的商業(yè)模式,變成底層用戶驅動的自下而上的商業(yè)模式。一切以用戶和用戶需求來驅動。

  近:品牌和渠道離用戶越來越近。商品和服務的獲取離用戶越來越近。這里的近,表現(xiàn)在:

  1.門店和倉儲離用戶越來越近,越來越下沉。包括離消費者物理上的距離,比如社區(qū)店,社區(qū)團購,本質(zhì)上是比拼多多為代表的純線上電商顆粒度更小的渠道,本質(zhì)上就是離用戶越來越近。而純線上電商,離用戶還是比較遠,這是劣勢,但一旦涉及到線下,又會開始變重,就需要考慮跨區(qū)域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和限制。線下是機會,也是品牌和渠道競爭最后的壁壘。

  所以,社區(qū)團購和以實體店+微信群為代表的社交電商,本質(zhì)上是走入線下,離用戶更近,未來是有可能深入更多的本地生活服務。

  2.企業(yè)運營和用戶運營,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面向消費者以傳統(tǒng)的官方式和機器式的對話和運營,會轉變成:有溫度的互動式和社交式的對話及運營,企業(yè)需要放低姿態(tài),和用戶走的足夠近,足夠理解用戶。

  3.商品的流通鏈條會減少和縮短,去各種中間商和層層渠道,通過數(shù)字化供應鏈+粉絲社群,直接面向消費者,這樣才會離用戶越來越近。

  個體意識和精神消費意識覺醒,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這兩個趨勢都會越來越明顯,且長期內(nèi)會同時存在。

  時間跳到2018年,今天,居民消費早已不是30年前縫紉機,收音機為主的物質(zhì)極度短缺時代,取而代之的是產(chǎn)能過剩,信息過載,選擇太多,消費者時常陷入選擇困難癥,人們的關注點已經(jīng)從以前:不知道上哪兒買到不知道買什么才更好。社會本質(zhì)上不缺貨,也不缺買東西的渠道,缺的是圍繞用戶終極需求的:品質(zhì)好貨和最懂用戶的渠道。這是消費升級的必然趨勢。

  而今天,95后出生的Z世代,人口開始超過3.5億人,正在成為未來5-10年新消費最大的主力軍。同樣的一部手機,一瓶9.9的老干媽和一杯29的喜茶,對于60后與80后,80后與95后,在要不要買的路上,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和答案。

  新時代的消費者,更追求從功能的滿足到情感和精神消費的滿足,消費過程中更追求存在感、社交感,參與感和幸福感,而社交電商里的參與感,乃至延伸的社群電商,本質(zhì)上是圍繞社群里一群人的需求做特定人群的服務,人群和消費分層,這是消費分級越來越明顯的標志。

  品牌和商家流量增長和運營的重心,開始轉變。

  品牌的用戶增長,不再是重點圍繞傳統(tǒng)的粗放式廣告投放進行拉新轉化留存,而是由用戶帶動用戶,由存量引爆增量,基于信任,通過做好老用戶和種子用戶的口碑傳播和社交裂變,通過基于有溫度的社交傳播和裂變,能夠快速帶起新的流量,效果很可能比傳統(tǒng)的搜索廣告和硬廣告投放可能會更好。這是社交電商演變而來的用戶驅動,用戶為王的邏輯。

  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 各種特色化渠道和品牌,在未來會百花齊放。

  類似淘寶和京東,美團和滴滴等平臺,本質(zhì)上做的是商品和服務的分發(fā),是屬于中心化的平臺模式,平臺就是所有規(guī)則和流量的中心。

  商家的流量和增長,高度依賴于平臺的算法分配和規(guī)則分發(fā); 而傳統(tǒng)中心化的平臺,追求的是大而全的體驗,消費者也往往被當成一個個冷冰冰的流量IP,缺乏對商品真實特征的了解。

  而以微信群和微信小程序為代表的社交電商這種渠道,代表的是去中心化的模式,各種中小品牌和特色化渠道,可以在微信里自由生長,從垂直品類和人群為切入,通過微信支付和小程序的結合,搭建自有社群粉絲渠道和銷售渠道,然后通過社交分享和口碑傳播來快速裂變粉絲,不再完全依賴于傳統(tǒng)中心化電商平臺,這是社交電商之后,迎來的一種去中心化的模式和時代,他們和中心化的平臺模式在未來會并存。

  在去中心化趨勢之下,各種具備差異和特色化的品牌和渠道,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百花齊放。

  五、趨勢之后,機會在哪里?

  拼多多之后,有沒有下一個或者下一批新的平臺呼嘯而來?

  目前的社交電商,本質(zhì)上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商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在供大于求的存量時代下產(chǎn)生的,這個時候,在商品和信息過剩的背景下,有沒有一種以品質(zhì)和服務取勝的精選制和會員制電商平臺出來?幫助消費者做減法,其實是個很好的切入口。

  事實上,這方面的平臺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最經(jīng)典的國外的costco,無印良品,國內(nèi)目前網(wǎng)易做的網(wǎng)易嚴選。但是,純粹的電商平臺,離用戶還是很遠。

  做會員和精選能夠在信息過剩的背景下更有效進增加用戶粘性,本質(zhì)上是幫助消費者做減法,從社交電商和社區(qū)團購來延伸,或許,基于社區(qū)或者本地同城做精選式新零售和電商,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另外,我們應該看到,目前的社交電商公司,很多走入了傭金和利益驅動分享的野路子,這偏了社交電商原本基于信任,口碑來進行品質(zhì)的推薦和分享的初心。

  有沒有一種真正基于信任和人品值來分享的平臺?每一次推薦,都是基于自己親身體驗,每推薦一次,就會有一個信任值或者人品值的加分或者減分,以游戲和社交方式,每天針對全網(wǎng)的人,對信任和人品分數(shù)進行排名,以人品值進行全網(wǎng)排名,類似微信好友里步數(shù)排名一樣。而信任值也可以成為平臺一種通行貨幣,那大家都愿意珍惜每一次社交推薦和分享后帶來的信用值和人品值的增減,形成一個真正良性的口碑和社交分享平臺。

  話說回來,在未來,買東西真的要推薦嗎?社交電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社交嗎?

  10年之后,再看社交電商,或許已經(jīng)沒有了社交電商。社交就是社交,買東西就是買東西。

  (來源:鉛筆道 專欄作者:甘文斗)

3頁 上一頁 [1] [2] [3] 

社交電商新思路,區(qū)塊鏈如何改善用戶商家三大痛點?

雙11增長率放緩 會是社交電商的機會嗎?

看中國社交電商和新零售的演變及機會

印度社交電商平臺Meesho獲36.5億盧比融資

社交電商雙十一 云集拼多多們都怎么玩兒

搜索更多: 社交電商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