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一輪反撲,多地受到波及,千年古城西安還于前幾日“封城”。
這兩年來,零星反復的疫情成了最大的不確定, 其中,人員聚集、封閉型強的商場則成了“重災區(qū)”。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場,突然變得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土黧E降,不少商場營業(yè)人員都比顧客還多,很多商場也熬不住,虧損、關門,自身難保。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寄生”于商場的餐飲處境更為不易。
為何商場客流下滑嚴重?疫情卻不是唯一的鍋。本文嘗試剖析商場的視角來分析商場餐飲難做的深層次原因,與各位一起討論。
疫情零星反撲,
“一夜之間商場一個人都沒有了……”
“不扎堆、不聚餐、少出門”,這是自疫情爆發(fā)以來最常聽到的號召。
而對于依賴高客流、享受人口紅利的商場,人們居家和減少外出消費,給商場帶來只有無盡的陣痛。
2021年疫情一直在零星反撲,廣州、南京、鄭州、杭州、西安等城市先后淪為疫情反復的旋渦中心,多個城市的購物中心客流下滑嚴重,客流降幅接近一半,甚至直接為0。
如在12月中旬,疫情突襲浙江,杭州各大商場客流驟降,就連平常最熱鬧的湖濱步行街,也鮮有人煙。
網(wǎng)友“強仔”在視頻中寫道,“似曾相識的疫情管控,我們的城市又病了。艱難熬過了2020,卻可能倒在2021。原本熱鬧的商場,周六卻門可羅雀。租金在遞增,原材料在提價,員工工資在上漲,為了客流,降價促銷成為常態(tài)。一邊高成本,一邊低毛利,似乎除了一句‘加油’已別無他法。疫情下的餐飲行業(yè)將何去何從?”
而在8月全國多地商場也受疫情反復客流下滑嚴重。據(jù)統(tǒng)計,疫情期間南京平均匯客指數(shù)降幅達到49%,客流減少近一半;鄭州受洪災和疫情雙重影響,匯客指數(shù)降幅達57%;除此之外,當時的長沙和武漢購物中心匯客指數(shù)也分別下降43%和47%。
不少商場停業(yè)配合疫情防控,而其中的餐飲商家則挨了“錘”,不僅沒有收入,儲備的大量食材也沒辦法消化,時間短,歇個三五天倒是沒什么大事。如果時間長點,餐廳撐不住了,現(xiàn)金流跟不上,倒閉成為最后的選擇。
疫情反復下,商場餐飲復蘇之路屢次被打斷,商場客流總體也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據(jù)匯客云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國慶假期間,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7.86億人次;場均日客流26766人次,相比2020年國慶下降8%,相比2019年國慶下降24%。
9個月新開273個商場,
“開業(yè)潮”與“關店潮”并存
而一邊是客流下滑嚴重,一邊卻是商場迎來“開業(yè)潮”。
去年受疫情嚴重影響,很多商場新項目籌備或延后或不能開業(yè),隨著疫情暫緩,去年的蓄力,在今年得到了爆發(fā)。
據(jù)聯(lián)商網(wǎng)統(tǒng)計,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新開業(yè)的商業(yè)項目數(shù)量為273個(不含專業(yè)市場、家居商場、酒店及寫字樓、純商業(yè)街區(qū),商業(yè)建筑面積≥2萬方),同比去年上漲65%。新增商業(yè)建筑面積約2550.25萬方,同比去年上漲87%。
這意味著,本來出門的人就越來就少,但商場的飽和度卻越來越高,僧多粥少,嚴重分流,商場就不得不面對“關店潮”。
有的新開商場盲目開,開得太快,又開得太近,甚至一公里內(nèi)開出兩家,其中一些就因為自身的運營、管理不到位,難吸客,平時商場的服務員都比顧客多,老商戶熬不住或搬遷或倒閉,新品牌一進去就是個死,慢慢淪為“鬼樓”,不得不關門大吉。
商場空置率居高不下,僅僅在12月份,就有不少商場就傳來了倒閉的消息:
曾經(jīng)占據(jù)石家莊時尚潮流C位、經(jīng)營了14年的新天地商場閉店,退出歷史舞臺;
唐山勒泰中心也于前幾日起閉店暫停營業(yè),準備改頭換面明年再來;
繼廣州王府井百貨歇業(yè)后,陪伴了老街坊15年的摩登百貨海購店也將閉店;
開了27年,曾是重慶時尚百貨“頂流”的富安百貨宣布下月底閉店……
連商場都倒閉了,那商場餐廳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不僅是疫情期間,近些年,購物中心的數(shù)量都在“飽和式”激增,2017至2020年,中國購物中心數(shù)量由5300家增長至6900千家,預計2021年將達7500千家,廝殺慘烈。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