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偏愛南瓜口味咖啡的消費者,已經(jīng)從 Costco 上線的星巴克南瓜口味星冰樂包裝飲料里嘗到了甜頭。今年,為了抓住這些甜味愛好者,星巴克宣布再次推出南瓜口味拿鐵 K 杯限量款飲料。配合發(fā)售的,還有南瓜口味的 Via 即溶咖啡包。
同時,如果你不介意那種大量的糖和咖啡因在口中爆炸的甜膩感覺,在全美市場的貨架上,還可以買到即將開售的星巴克瓶裝南瓜口味星冰樂,最大份的包裝也變大了:一箱里裝進了 15 瓶星冰樂,而不是之前的 12 瓶。
慶祝南瓜季的不止星巴克一個。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也宣布,去年首次亮相的南瓜口味拿鐵,將于今年 8 月 31 日回歸。同批上市的,還有一款肉桂味的甜味飲料。
這次的“南瓜口味拿鐵”之爭,只是連鎖品牌們秋季競爭中的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對壘,但說起來,星巴克和麥咖啡之間,自后者 1993 年成立以來就建立的競爭關(guān)系,近幾年卻迎來了一些變數(shù)。
二者的規(guī)模仍不可同日而語。據(jù)歐睿信息咨詢統(tǒng)計,截至 2015 年,麥咖啡全球門店數(shù)為 5044 家,星巴克為 22557 家,幾乎是前者的 5 倍。這種明顯的體量差距更反映在全年門店收入上,星巴克 2015 年的全球門店收入超過 210 億美元,而麥咖啡則不到 15 億美元。
星巴克與麥咖啡的全球門店數(shù)對比
但借助麥當勞既有門店的渠道優(yōu)勢,麥咖啡正在迎頭趕上,尤其在中國市場。
從 2010 年到 2013 年,星巴克的中國門店數(shù)從 470 家增長到 1017 家,在中國咖啡行業(yè)的市場份額從 15.9% 增長到了 31.5%。麥咖啡的擴張顯然要更快一些:同期,麥咖啡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 1.7% 增長到 6.1%,年增速超過 86%——僅 2013 年當年,麥當勞就宣布增開 45% 的麥咖啡門店數(shù),年底前要開到 750 家。
這還遠遠沒到天花板,2014 年,麥當勞中國餐廳數(shù)量達到 1988 家,星巴克只有 1140 家。在全球,未來增長空間的差距更在逐漸加大。2015 年,麥當勞擁有 36525 家全球門店,星巴克只有 23043 家。
在星巴克和麥當勞的大本營美國,麥咖啡目前占據(jù)了單杯咖啡市場 3.6% 的份額,星巴克的市場份額保持在 14.8%。
但在麥咖啡的加速擴張面前,不斷釋放出轉(zhuǎn)型信號的星巴克,則顯現(xiàn)出了更大的野心。
曾說“永遠不會出售食品”的星巴克,2011 年從 logo 里去掉了 Coffee 字樣。2012 年,它收購了美國連鎖烘焙品牌 La Boulange,之后大量烘焙食品和三明治在星巴克門店正式開售。它甚至還試著在芝加哥、西雅圖、波特蘭和洛杉磯的 32 家門店推出深夜酒水——這些趨勢都表明,星巴克正在從一家咖啡品牌,變得更像連鎖餐館。
受制于美國餐飲業(yè)的整體不景氣,星巴克與麥當勞的業(yè)績都并不十分好看。不過,即便星巴克今年已經(jīng)連續(xù)三季度交出低于預期的成績單,它的增速還是要快過麥當勞的。而且,得益于它從一開始就繞開了漢堡、薯條這些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流行的非健康標簽食品,它也還是顯得比麥當勞更受歡迎。
但麥咖啡的競爭力則是另外一回事。除了麥當勞門店既有的渠道優(yōu)勢外,它比星巴克更便宜,但麥咖啡更需要考慮的,是怎么擺脫自己“油膩”的形象——這同樣也是讓麥當勞頭疼的問題——它在今年 1 月推出了自己的咖啡豆和膠囊咖啡產(chǎn)品,作為強化咖啡品牌屬性的一步,但最終能否奏效,還是要看年輕人會不會為此買單。(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楊琳)
Lyft聯(lián)手星巴克推禮品卡:星巴克開始賣打車券了 可口可樂與肯德基陷入疲軟 星巴克卻依然加速擴張 星巴克韓國推出員工助學計劃 星巴克CEO給員工的公開信:將在9月有人事調(diào)動 星巴克推出38款餐品 從“咖啡館”變“餐館”?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