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生鮮電商難兄難弟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先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相比每日優(yōu)鮮開盤即破發(fā)、上市后連跌三天的表現(xiàn),叮咚買菜上市后一周,股價仍高于發(fā)行價23.5美元,看上去似乎守住了生鮮電商的“體面”。
可結合叮咚買菜上市前后的表現(xiàn),便會發(fā)現(xiàn)事情沒那么簡單。
在上市前夕,叮咚買菜臨時決定大幅下調公開募資規(guī)模,將在美國上市的融資目標降至原先的四分之一左右,即至多融資9440萬美元,比原計劃融資的3.57億美元下降了74%。
上市第一天,叮咚買菜給出了一組在資本市場罕見的數(shù)字組合:總股本2.36億,流通股卻只有370萬,即流通數(shù)值只有8000多萬美元,不到1.57%的流通股,不到1億美元的流通市值,這也就意味著大股東可以更加容易地通過操作影響股價。
這怎么看都像是為割韭菜埋下的伏筆。
叮咚買菜和每日優(yōu)鮮作為生鮮電商主力玩家,除面臨前置倉模式被人詬病外,像高運營成本、低毛利率等問題,同樣影響著它們的盈利,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盈利沒有那么容易。
先后赴美上市,絕不意味著生鮮電商的故事已經講通了。
01
疑難雜癥:前置倉模式
生鮮電商主要有三種模式,分別為前置倉、店倉一體化和社區(qū)團購。其中,每日優(yōu)鮮與叮咚買菜都采用了前置倉模式。這也成了這兩家盈利的最大阻礙,并且,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改變。
前置倉模式,是指將產品放置在居民區(qū)附近的“前置”倉庫,由這些倉庫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而總部中央大倉只需給“前置”倉庫供貨。
相較于盒馬鮮生這類店倉一體化模式,前置倉在選址上要求更低,更有利于大范圍的推廣;相較于多多買菜、美團優(yōu)選等社區(qū)團購,前置倉更具即時性,用戶無需等待一天的時間,更符合在快節(jié)奏生活下消費者的需求。
2019年,每日優(yōu)鮮就開始收縮前置倉規(guī)模,現(xiàn)在已經從1500多個縮減至631個,并開展B端服務;而叮咚買菜則選擇了擴張前置倉,當前叮咚買菜的前置倉已有950個,相比三年前,擴大了3倍。
其創(chuàng)始人梁昌霖曾公開表示“信奉前置倉模式”,叮咚買菜在理想運營狀態(tài)下,每個前置倉經營一年以上,日訂單量達到1000單左右,平均客單量價超65元,可以在刨去履單成本后,每單的營業(yè)利潤預計能超過3%。
如果真的按照梁昌霖所說的,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模式達到理想狀態(tài),那叮咚買菜一天的訂單總額為:1000x65x950=6175萬元。
但從招股書上看,從2019年至2020年,叮咚買菜的客單價已經從41元增長至57元。但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買菜的客單價又降為54元。
根據(jù)招股書測算,叮咚買菜第一季度的收入為38.021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收入約為4225萬元,離梁昌霖理想狀態(tài)下的“6175萬元”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此外,叮咚買菜的履約成本為14.8億元,其中有8.9億元將支付給外包費用。以上海為例,平均每周訂單量為65萬,每周虧損162.5萬元,這其中還未扣除倉庫費用和物流費用。再者,上海是叮咚買菜的大本營,算是模式較為成熟的城市,但它目前仍在虧損。
叮咚買菜在2019年、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8.734億元、31.769億元。每日生鮮在2019年、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7.770億元、15.897億元。
圖:來自叮咚買菜招股書
圖:來自每日優(yōu)鮮招股書
最終,招股書也證明了前置倉模式就是一瓶不得不喝的毒藥。這么多年下來,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法。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生鮮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