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進入了下半場?
近日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獲得由君聯(lián)資本領投的超10億美金融資,這是沉寂已久的共享單車市場爆出的一顆炸彈。要知道,自2018年ofo的戴威被討要押金的千米長隊圍堵在中關村互聯(lián)網金融大廈之后,共享單車領域就成為了資本的棄兒,迅速冷卻了下來。
青桔單車獲得融資,讓共享單車再次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難道價格戰(zhàn)又要來啦?
有共享單車內部人士認為融資意味著能夠更好的發(fā)展這個業(yè)務,普惠于更多用戶,但并不意味著價格戰(zhàn)就要來了,這個行業(yè)不會再重復2017年那種盲目燒錢、過度投放、違背商業(yè)規(guī)律、不考慮商業(yè)模型的情況,更多還是圍繞產品的體驗、運營的效率來展開。
話是這么說,但是“螳螂財經”對比了目前三家共享單車APP主頁上的廣告,發(fā)現(xiàn)新一輪的優(yōu)惠活動已經開始了。
花樣多多,總而言之就是都降價了。
其實,在2019年,共享單車才剛剛悄然完成了一波漲價。北京的摩拜單車調整為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上海的哈啰單車1小時3元。其他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人們一度以為漲上去的價就回不來了,共享單車從此進入3元時代。但沒想到,青桔融資,一切又回到解放前。
可是前有ofo和摩拜的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五的慘烈結局,此次青桔、哈啰和摩拜還會貼身肉搏、用價格戰(zhàn)制勝嗎?
站在三家背后的滴滴、哈啰和美團又有什么大的動作呢?“螳螂財經”對比了滴滴、哈啰和美團三家公司的業(yè)務,發(fā)現(xiàn)戰(zhàn)場早已經不是共享單車價格戰(zhàn)這么簡單,而是從單一領域轉向了多面作戰(zhàn)。
01
從單車到電單車,兩輪出行領域鳥槍換炮
“螳螂財經”發(fā)現(xiàn)三家共享單車平臺都已經升級了裝備,費力更少的電動助力車成為了主要選手。
青桔單車在長沙本地是沒有“單車”業(yè)務的,只可以選擇電單車。而哈啰單車的助力車,一直以來都占據(jù)了很高的市場份額。摩拜單車的頁面上也增加了助力車的選項。
相對于普通的單車,電動助力車更省力,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自然更受青睞。站在平臺方,他們也更喜歡電動助力車。這是因為:
第一、電動助力車是一個新的故事。電動助力車打著解決最后3-5公里的旗號,被投入市場。在普通共享單車已經飽和的情況下,電動助力車就成為了另一個投資故事、另一片藍海。
第二、電動助力車盈利點更大。相比于普通共享單車,電動助力車的盈利點更大。首先,它的起步價就比普通共享單車更高,哈啰最早做電動助力車,價格就是從2元半小時開始的。另外,電動助力車的漲價空間比普通共享單車更大,比如現(xiàn)在部分地區(qū)的哈啰電動助力車的價格就變成了2元15分鐘。
第三,管理更加規(guī)范。電動助力車有規(guī)定的還車點。用戶需要將電動助力車停到指定地點,這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用戶的行為,馬路邊不再是到處亂停的共享單車,甚至是掛在樹上的共享單車。
但是,電動助力車真的是一個好“故事”嗎?“螳螂財經”認為,押寶電動車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不一定能夠達到平臺認為的效果。
首先,監(jiān)管機構成為電動助力車最大的阻力。像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明確拒絕電動助力車進入。而南京將在2020年5月1日實行所有騎行電動車都要戴頭盔。那么騎電動助力車的消費者就面臨尷尬局面。難道每天還捧著一個頭盔去坐地鐵,然后解決最后3公里的問題嗎?
其次,三四線未必就是電動助力車的新碼頭,F(xiàn)在不少電動助力車已經下沉到縣級市,然而他們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競品,而是家家戶戶自己家里的電動車。自己家有一個電動車,為什么還要去騎電動助力車呢?“螳螂財經”采訪了一位讀者,他所在的縣城就已經有電動助力車了,可是,停車地點離他家小區(qū)門口有500米左右。他告訴筆者,這個距離很尷尬,走過去也得好幾分鐘,車輛也不多,有時候走到那里,車全被開走了,還不如騎自己家的小電驢。
第三,比共享單車更高的維護成本。目前,城市中的充電樁設施還不完善,電動助力車的電瓶保養(yǎng)和更換只能夠定位,由運營人員背著電瓶來更換。對于運營成本來說有增無減。
第四,損壞的成本更高。在共享單車時代,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單車被暴力拆解。一輛共享單車的成本低于1000元,而一輛共享助力車的成本為3000元左右。這就意味著,損壞一輛共享助力車要讓企業(yè)承擔更大的損失。
02
從單車到打車,各平臺想完成兩輪到四輪的閉環(huán)
除了單車,這幾大平臺還都在做打車。美團在2017年高調宣布進入打車領域,哈啰出行也悄然在2018年上架了“快車”和“順風車”業(yè)務。
滴滴孵化青桔,是想從四輪到兩輪,完成一個閉環(huán);而美團、哈啰則是希望從兩輪逆襲,侵占四輪市場。
“螳螂財經”認為,事情遠沒有這么容易。
先來看看美團在打車領域和滴滴的競爭,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美團“完全敗下陣來了”。
在美團近日公布的2019年財報,整整56頁的美團年報中卻只有一處提及了網約車業(yè)務:
“就我們的網約車業(yè)務而言,于2019年推出聚合模式之后,我們對經營虧損的控制已經得到改善。截止到2019年底,我們在54個城市運營網約車業(yè)務。”
經營虧損如何改善,改善到什么地步,對總利潤的影響有多大,不得而知。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美團打車業(yè)務非常不理想,他們極力想要回避這個問題。
總結美團打車的問題,那就是從司機端到乘客端,美團的獲客都很難,這個難在于流量不夠、成本太高。實在是沒有太多好辦法吸引司機入駐,也沒辦法吸引滴滴的用戶轉換平臺。這就迫使美團不得不采取“聚合模式”,也就是說進入美團打車的客戶,可以用其他平臺的車,比如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美團從一個做用戶的平臺變成了一個賣信息的平臺。就算這樣,美團也沒法做到盈虧平衡,不過是“改善經營虧損”而已。
連美團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作為跟隨者的哈啰,能夠完美解決這些問題嗎?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槍手博弈”,彼此痛恨的甲乙丙三個槍手準備決斗。甲槍法最好,十發(fā)八中。乙槍法次之,十發(fā)六中。丙槍法最差,十發(fā)四中。假設他們了解彼此實力,也能做出理性判斷。如果三人同時開槍,并且每人只發(fā)一槍。第一輪槍戰(zhàn)后,誰活下來的機會大?第二輪呢?
如果三方都非常理性,那么第一輪中,甲的最佳策略:先瞄準乙。因為乙對甲的威脅要比丙大,所以應該首先干掉乙。
乙的最佳策略:先瞄準甲。一旦將甲干掉了,和丙進行對決,乙勝算的概率要大得多。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本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