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拋去泡泡瑪特潮玩產品的娛樂價值屬性,“盲盒”本身的玩法就充滿了刺激性。消費者在拿到一盒售價59元的盲盒之前對玩具完全未知,拆盒的驚喜讓人欲罷不能,拆到隱藏款或稀缺款溢價則動輒在二手市場以數(shù)十倍的售價出售,一下子便能賺回自己購買盲盒的所有成本。
在這種“賭性”的刺激下,不少玩家便“上了頭”。此前有媒體爆料,消費者購買泡泡瑪特盲盒有刷爆信用卡的,也有一年消費了200萬元的。而此前被曝光的泡泡瑪特店員違規(guī)操作、私自拆開盲盒二次銷售,也被認為可能就是在尋找“隱藏款”和“稀缺款”。
為此,新華社曾撰文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該評論認為監(jiān)管部門應進一步規(guī)范盲盒經營模式,也應避免其畸形發(fā)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這是否預示著,未來或會有相應的監(jiān)管政策出臺,對盲盒經濟加以限制?如果沒有盲盒玩法的加持,泡泡瑪特潮玩產品的魔力還能維持多久?
無內容支撐的輕型IP能長青嗎?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除了盲盒的刺激性玩法,泡泡瑪特的核心產品還是基于各類IP的潮玩產品。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披露,IP是其業(yè)務的核心,報告期內公司建立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yè)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fā)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有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具體來看,在收入構成上,2020年前6個月,泡泡瑪特自有IP產品收入占比為34.4%,獨家IP產品收入占比33.4%,非獨家IP產品收入占比16.2%。
盡管自有IP與獨家IP平分秋色,但從趨勢看,泡泡瑪特自有IP產品收入占比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下滑態(tài)勢,這一點在其核心IP Molly系列體現(xiàn)得最明顯,2018年其創(chuàng)造的營收占總收入的41.6%,到2019年該系列產品收入占比下降至27.1%,2020年前六個月為13.7%。
而且,IP均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泡泡瑪特的IP產品是否能長青呢?
回顧歷史的話,也會發(fā)現(xiàn)基本長青的IP是由持續(xù)更新的內容支撐的,比如迪士尼的經典IP米奇等,其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是由每年更新的大量覆蓋游戲、漫畫、電影等領域的內容創(chuàng)作所支撐的。
但在這一點,泡泡瑪特的短板明顯,其部分IP只有形象而無內容背書的。比如Molly,僅僅是一款嘟著嘴的湖藍色眼睛的小女孩,沒有任何文化沉淀與背景聯(lián)想。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目前的IP延伸范圍也十分有限,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的IP收入基本都來自IP實物商品的銷售,而沒有延伸到游戲、動漫、電影、樂園等內容項目,這也將進一步限制其IP生命周期的延續(x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名創(chuàng)優(yōu)品(MUSO.US)也集中上線了自己的潮玩品牌“Top Toy”,其商業(yè)模式同泡泡瑪特類似,也是通過盲盒的手段售賣無內容的IP玩具,隨著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審美疲勞,有多少老粉絲能持續(xù)迷戀泡泡瑪特也是個疑問。
對于泡泡瑪特近期扎堆的質量瑕疵及售后問題投訴等,《投資者網》試圖聯(lián)系公司求證,但對方并未回復。
來源:投資者網 郭曉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泡泡瑪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