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隨著疫情擾亂商業(yè)模式和消費行為,直播銷售證明是中國小零售商的生命線。
據(jù)香港《南華早報》網(wǎng)站4月25日報道,張家成(音)是一位農(nóng)民,他在一處偏僻山坡上的自家果園里轉悠。他所在的縣是中國最貧困的縣之一。
他揮舞著修枝剪,一邊看著用三腳架支起來的攝像頭,一邊向在線觀眾解釋為什么他的蘋果如此美味。
59歲的張家成在淘寶直播平臺的一次直播中說:“你們可以了解我們的蘋果樹在這里的生長過程。蘋果的味道很好,因為我們的果園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
他對著從幾十人到幾千人不等的觀眾說話,試圖推銷自己的農(nóng)產(chǎn)品,包括蘋果、土豆和黑木耳。觀眾想要購買,只需點擊屏幕上的一個圖標,就能看到一個產(chǎn)品清單。
在消費習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之際,越來越多的中國小零售商開始借助直播來促進銷售,張家成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夏天,他從淘寶直播平臺一個技術團隊那里學到了新的技能。這是阿里巴巴集團發(fā)起的一項通過推動直播銷售幫助農(nóng)村減貧的行動。
這個時機非常有先見之明。今年,隨著新冠疫情暴發(fā),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陷入封閉狀態(tài),小零售商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生存困境。商店被迫關閉,行動受到限制,以及發(fā)貨延誤,這些對銷售產(chǎn)生了破壞性影響。
多虧有了直播時段(張家成通過阿里巴巴的電商扶貧計劃免費得到了直播時段),張家成得以每天從位于甘肅省禮縣的偏遠果園銷售100公斤到150公斤蘋果。
報道稱,今年前3個月,中國經(jīng)濟收縮6.8%。消費是受打擊最大的領域之一。中國政府表示要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和促進消費來重振經(jīng)濟增長。
小商戶紛紛涌入直播平臺,以此作為在新冠疫情期間維持生存的最后一招。直播的優(yōu)勢是可以進行實時互動——消費者可以發(fā)送問題和評論,屏幕上實時顯示,賣家可以用獨特的個性化方式解釋和展示他們的產(chǎn)品。
江蘇一家鞋廠最近利用在短視頻共享平臺快手上進行的3場直播,賣出了價值200萬元在疫情封閉期間積壓的鞋子。
報道認為,隨著直播越來越受歡迎,這種形式正在幫助推動中國的消費。
從房子、汽車、化妝品到電子設備、寵物、裝修服務和各種活動,通過直播銷售的商品越來越多。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說:“新冠疫情給幾乎所有行業(yè)上了一堂數(shù)字化轉型課。預計通過直播購物將繼續(xù)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專家們說,數(shù)字化轉型有望改變消費習慣和需求,這一進程因為疫情而加速。但他們告誡說,這也需要零售和供應鏈更快適應。(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直播賣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