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方向有所偏差,在幾個月后打出了第二張社交牌。
2017年7月,外媒曝出亞馬遜在秘密開發(fā)一款名為“Anytime”的社交通訊產品,將在移動端和PC端同時上線。除了常規(guī)的文字聊天、視頻通話、發(fā)送多媒體文件等基本功能之外,Anytime還支持為發(fā)送的圖片加濾鏡、玩小游戲、對接第三方企業(yè)服務等功能,而亞馬遜自身的電商及影視音服務,也都整合在了Anytime中。
Anytime上線前的產品宣傳圖片
乍看之下,這款產品更像微信了。
Anytime即將上線的新聞很快就被媒體鋪天蓋地傳開,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款產品卻并未如期問世。
此后與Anytime相關的信息,就如人間蒸發(fā)般再無音訊,亞馬遜官方對此也拒絕回應。
自主研發(fā)社交產品的路暫時走不通,亞馬遜退而求其次,轉向與當紅的“閱后即焚”社交產品Snapchat合作。
2018年9月,亞馬遜宣布將為Snapchat開發(fā)一種新的視覺搜索工具,用戶可以通過Snap識別物品或條形碼,而亞馬遜平臺山相應的商品將以“彈出式卡片”的形式出現在用戶的屏幕上,通過點擊便可以完成購買。
亞馬遜和Snapchat的合作
Snapchat自帶的大量用戶與亞馬遜的電商優(yōu)勢,完成了一次高效率的資源置換。這與618前夕,快手與京東正式簽署戰(zhàn)略合作、抖音與淘寶抱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電商與社交堪不透彼此的秘密時,他們也會選擇短暫地結盟。
但簡單的用戶導流形式遠不能滿足亞馬遜的社交野心。
2019年6月,亞馬遜關閉了“從未真正起飛”的Spark,又在年末推出了一款名為"Amazon Posts"的產品,模式類似于微博等社交媒體,且僅向亞馬遜平臺上的品牌方開放。每個品牌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調性和營銷策略,發(fā)布相應的推文內容。
這與淘寶中的“微淘”也頗為相似,用戶將以“刷微博”的方式,來觀看已關注的品牌所發(fā)布的最新內容,也可以自由探索平臺上的其他品牌,并在品牌發(fā)文下進行互動留言和私信。
在社交領域摔過很多跟頭的亞馬遜,這次十分謹慎,測試版上線后并未大肆宣傳,也無后續(xù)其他舉動。
Posts被加入到了亞馬遜的廣告系統中
直到2020年5月7日TouchData報道稱,亞馬遜近期更新了站內廣告頁面,將帶有社交屬性的Posts添加到了廣告系統的側邊欄中。
“這說明Posts推出后反響平平,亞馬遜在挖掘這款產品在廣告投放上的可能性。”TouchData如此評論。
亞馬遜的社交夢,又落空了。
Facebook VS亞馬遜, 不戰(zhàn)何為?
亞馬遜在社交賽道郁郁不得志,Facebook卻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在電商領域中全力奔跑。
據Facebook首席產品運營官Sheryl Sandberg透露,現在平臺上入駐的商家數量已超過一億六千萬,而美國三成以上的企業(yè)是沒有官方網站的,它們把Facebook和Instagram官方賬號當成向客戶群體傳遞消息的唯一方式,剛上線的“Facebook Shop”則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為便利的電商渠道。
免費為商家提供開店服務的Facebook,如何進行商業(yè)化變現呢?
Facebook集團的副總裁Dan Levy表示,平臺將對線上成交的訂單進行小份額的抽成,而電商功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將依賴于廣告,即入駐的商家可以通過購買平臺推廣來增加店鋪和商品的曝光率。
雖然Facebook憑借旗下多款社交產品,一直有著相當不錯的廣告收入。但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數字廣告業(yè)務也十分亮眼,據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在2020年的廣告收入或將增長至150億美元,占據美國數字廣告市場10%的市場份額,排行第三。
這讓扎克伯格拉響了警鐘,也是他決意做好電商的動力之一。
“Facebook做電商,的確有亞馬遜不可企及的優(yōu)勢,即作為社媒的探索功能。消費者在亞馬遜平臺更多的是帶有目的性的 ‘搜索—對比—購買’,亞馬遜平臺并沒有提供充足的內容來引領消費者的購物行為。” 電商領域資深專家Jeremy Bowman評論道。
即便勢頭一片大好,Facebook一直備受詬病的用戶隱私問題,正在威脅著平臺的電商未來。
穩(wěn)坐國際社交產品的第一把交椅,Facebook掌握了全球近30億用戶的個人信息,也因此闖了不少禍。自2006年Facebook推出News Feed開始,就多次因涉嫌侵犯用戶隱私而受到審查,2018年轟動世界的“劍橋分析丑聞”,更讓Facebook市值大幅縮水500億美元,同時面臨著其4倍市值的天價賠償。
自扎克伯格發(fā)文宣布“Facebook Shop”正式上線以來,無數普通用戶在留言區(qū)表示質疑。一方面他們認可電商功能的確可以幫助疫情下的中小企業(yè)重新煥發(fā)生機,但這也意味著用戶個人信息與Facebook官方分享之外,也會被平臺上的商家獲取,他們無法信任一個“劣跡斑斑”的產品可以保障信息安全。
不過資本市場卻十分看好Facebook的電商前景。
“我們認為Facebook Shop可以輕而易舉地為自身帶來300億美元的收入,”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說。
“Facebook將變成數字經濟中電商領域的佼佼者。” 聯播基金的分析師說,Facebook Shop將會“解鎖”一萬三千億美元的社交電商市場。
但Facebook想要撼動亞馬遜的巨頭地位還早得很。
截至2020年三月底,亞馬遜過去一年電商業(yè)務的創(chuàng)收高達2412億美元,是Facebook全年收入總額的三倍之多,而國內電商巨頭阿里集團近日發(fā)布的2020財年報告顯示,來自中國電商零售業(yè)務的營收總額約為469億美元。
雖占據絕對的領先優(yōu)勢,亞馬遜仍不斷尋找著在電商領域“更上一層樓”的秘籍。
這次,它瞄上了阿里旗下淘寶的“直播帶貨”模式。
據“遠洋科技評論”報道稱,亞馬遜在西雅圖的分公司中成立了一個部門,研究中國電商平臺的盈利和發(fā)展模式,并不斷結合美國市場進行改版和嘗試。
2019年4月電商直播功能“Amazon Live”正式上線。據亞馬遜官方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使用了直播帶貨功能的商家,平均銷售轉化率較以往提高了3.6倍。而一家背包品牌Fenrici Brand在Prime Day(亞馬遜會員日)期間,利用直播達到了以往10倍的銷售業(yè)績。
亞馬遜的電商直播
即便如此,Amazon Live卻并未復制直播在中國的“輝煌”。
亞馬遜引入直播電商的方向沒有錯,但它忽略了對平臺上品牌方的初期教育,多數商家仍效仿著傳統電視購物的方式中規(guī)中矩地測評產品,完全沒有主動同直播間用戶建立溝通的意識,而直播時長多以10分鐘為主,直播頻率十分不穩(wěn)定。
說是向淘寶直播“偷師”,亞馬遜卻低估了超級主播李佳琪和薇婭自身所具有的“核力量”,并沒有引入網絡紅人輔助帶貨。
直到2019年11月6日,宇宙級網紅卡戴珊為了自己代言的香氛品牌KKW做宣傳,連線進入薇婭的直播間,原本在視頻另一端心不在焉的卡戴珊目睹了薇婭在1分鐘內賣出15000瓶香水時,她驚訝地脫口而出道:“OMG,It’s crazy!” (天吶,這也太瘋狂了)
此事憑借卡戴珊在海外的影響力,迅速在國際網紅圈中引起了一陣“海嘯”。此后,不斷有海外網紅向中國MCN機構尋求合作,希望也能參與直播帶貨。
也不乏有網友隔空喊話亞馬遜, 讓它快來以正確的姿勢,向淘寶直播抄作業(yè)。
亞馬遜不慌是不可能的,畢竟發(fā)布了一年的電商直播仍舊不溫不火,而Facebook上線直播帶貨已近在眼前。
Facebook和亞馬遜的正面對決,已在電商領域打響,兩者的較量將在直播電商垂直領域再次升級。
烽煙四起,號角連營。
既如此,不戰(zhàn)何為?
來源: 刺猬公社 沈丹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