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o2o模式鬧了很多笑話,比如:上門洗車、共享單車、網約車等等,網上買水果也是火了一陣子,現在看來也沒有搞出什么大名堂。外賣吧,燒錢的時候很火,現在退燒了,大家會發(fā)現點外賣要么和堂食不一樣,分量少了,要么價格貴了,這就是補貼減少了,我們最終會發(fā)現外賣這個模式其實是建立在消費者必須多掏錢,并為送餐上門買單的。另一個,對于商家來說,不但補貼沒有了,還扣點提高了,搞得商家很難掙錢,F在外賣市場趨于平靜,他們得找新的出路啊,估計就想到反正有這么大的配送隊伍,買菜上門試試看,反正順便的事情。結果網上買菜這個模式最近就開始火了。
前幾天,在小區(qū)偶然就碰到幾個網上買菜的地推人員,好像在那里無所事事,也沒什么人去圍觀。拍了張照片,我笑了,我看這個商業(yè)模式又要涼涼。為什么這么說呢?
圖片拍攝:故海
1、首先,網上買菜必須是定位時間很值錢的那類人,愿意為選菜送菜付費,這基本就限定了可以做的區(qū)域大概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或強一線城市,而且還是中高端社區(qū),一般社區(qū)有的是時間自己買菜,也意味著他們付不起這個費。這樣一來,恰恰跟拼多多相反,這個是個五環(huán)內的內的小生意,相當于賣法拉利的生意,這市值能有多大?當然對于美團和餓了么這樣的配送巨頭,不管你這個網上買菜規(guī)模多大,他都按單收配送費。
2、我們要分析下中國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習慣,沒時間買菜還要在家吃飯的人,買菜有兩種法子:一是自己搞定,這是小家庭了,而且這樣的群體我覺得不多,因為與買菜比起來,做飯的整個流程才費時,實際上,時間寶貴的人天天自己做飯的概率太小了,這個買菜頻次太低了。第二種是父母或保姆做飯,那更不需要網上買菜了。盡管不差錢,但是傳統(tǒng)來說,大部分父母還是比較節(jié)約的,而且喜歡做飯的父母是很享受那個買菜的感覺的,保姆就更不用說了。
3、短期來看,網上買菜的品類根本無法與傳統(tǒng)菜市場匹敵。買過菜的都知道,菜市場不僅僅是個賣菜的地方,柴米油鹽醬醋茶什么都有,包括肉鋪、水產品、豆腐店、食雜店、鹵肉涼拌、速凍食品店、干貨店、烤炸店、米面店、面包店、水果店等等,可以說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熟這么多年的超市都還是無法取代傳統(tǒng)菜市場。
4、我不知道網上買菜的這些公司會雇傭多么優(yōu)秀和認真的員工,會像自己買菜一樣認真地把最好的食材挑給顧客?菜市場這些品類和目前的淘寶京東可不一樣,完全不是非標的東西,從一片菜葉到一個番茄,都需要人為挑選,把這個活交給商家,就等于花了高價錢,把選擇權交給了別人,買家失去了自主選擇權。這種品質控制和信任建立放在目前這個大環(huán)境下,估計是沒轍。
5、買菜頻率很高,經常在家吃飯的年輕人,大部分應該是大家庭,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買菜的主體就基本上是父母了,他們去傳統(tǒng)菜場買菜還是一個社交的滿足,這個恐怕是網上買菜滿足不了的。
總結起來,年輕人小家庭,高頻次買菜做飯吃不消,市場就太小,大家庭倒是頻次高,但是人家買菜就是找樂子,走走路鍛煉身子骨。
所以,我認為網上買菜不靠譜!雖然美團、餓了么正在給網上買菜加油鼓勁,但他們其實是個配送或營銷分發(fā)平臺,多樣化的品類當然樂意。
來源: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作者:故海(轉載請注明出處,至謝)
搜索更多: 買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