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震蕩緣于業(yè)績連年下滑
“康佳是中國換帥頻率最高的公司之一,這并非是其第一次人事震蕩。”家電產業(yè)觀察家劉步塵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企業(yè)頻繁換帥,折射的是這個企業(yè)經營狀況不良,盈利狀況不佳。”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4月,陳躍華卸任康佳集團總裁后,康佳集團高層一直處在變動過程中。
陳躍華辭職后,康佳副總裁劉鳳喜接任總裁一職;同年9月份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侯松容宣布辭職,吳斯遠接任。
2014年11月,上任一年的吳斯遠在任期內突然宣布辭任董事局主席、公司董事職務,辭職后不在康佳集團擔任任何職務,同年12月份,陳躍華接任。
在家電業(yè)人士看來,康佳頻繁換帥的根源在于其連年下滑的業(yè)績。
財報顯示,深康佳A2009年至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1.51億元、0.82億元、0.25億元、0.46億元、0.45億元、0.5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3.56%、-45.7% -70.25%,83.52%、-1.45%、14.85%。
不僅如此,2011年到2014年,深康佳A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是-1.12億元、-0.54億元元、-0.69億元、-4.75億元。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fā)生的與經營業(yè)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yè)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fā)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更能客觀地反映康佳的業(yè)績水平。
也就是說康佳的主營業(yè)務已經連續(xù)4年虧損,“康佳在2000年是彩電企業(yè)的老大,但現(xiàn)在卻連年虧損,根本無法和海信、創(chuàng)維等彩電企業(yè)相比。”劉步塵表示。
三大原因致康佳深陷虧損泥潭
“康佳的業(yè)績連年下滑,除了近幾年家電市場不景氣外,還有著復雜深層次的因素。”劉步塵認為,大股東沒有信心、沒能成功轉型、品牌老化是造成康佳如今境地的深層原因。
劉步塵表示,康佳在2000年就坐穩(wěn)了彩電行業(yè)第一的位置, 2003年左右最先抓住了由顯像管電視向平板電視轉型的機會,但兩三年之后就放棄了,然后在彩電行業(yè)就沒落了。
“而那時候康佳的大股東華僑城也一直在找機會賣掉康佳,對于康佳的業(yè)務也沒有太大信心。”劉步塵說道,“這種情況也反過來影響了康佳的轉型。”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8月28日,華僑城集團向安徽天大企業(yè)(集團)公司轉讓5500萬股深康佳國有股,占深康佳總股本的9.14%;同年11月下旬,華僑城集團向湯姆遜投資集團轉讓深康佳2900萬股國有法人股,占公司總股本4.82%;當時的二股東香港華僑城也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tǒng)向湯姆遜轉讓深康佳B股1900萬股,占股本的3.16%。
2005年3月30日,香港華僑城再次減持8.18%的深康佳B股,成交金額超1.5億元。這已是華僑城系列公司第6次大規(guī)模減持康佳股權。
“不僅如此,康佳的品牌老化也是影響其業(yè)績的重要原因。”劉步塵表示,“康佳原先是貴族品牌,因為其產品品質、形象都很好,當時很受消費者歡迎,但康佳產品研發(fā)投入力度小,新產品速度又比較慢,加上現(xiàn)在彩電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其彩電銷量也難以和其他彩電企業(yè)抗衡。”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業(yè)績連續(xù)下滑致康佳高層地震 康佳內斗:董事會里的戰(zhàn)爭 深康佳A董事局人事又變動 大小股東終言和? 康佳再動蕩 變局還是鬧劇 康佳悄然退出手機市場 海信苦撐恐難挽頹勢 搜索更多: 康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