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放學鈴響前十分鐘,豫南一農村小賣部店主湯女士就會放下手頭的事情,開始迎接一天的銷售高峰。鈴聲一響,學生們就會像脫韁的小野馬,涌進她那不足15平方米的小賣部。
近年來,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光,尤其是包圍校園的“五毛食品”,破損溢油的小包辣條、“傍名牌”的山寨食品、過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進農村小賣部。農村校園正在成為“五毛食品”的消費市場,其中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15平方米小賣部
一年收益近10萬
記者在多地農村采訪發(fā)現(xiàn),在學校附近,大多會有這樣的小賣部或是流動攤販,他們售賣的主要是一些包裝粗糙、口味濃重的食品。這些零食單價往往低于1元,被人們稱作“五毛食品”。
“賣得最好的就是辣條、臭干、雞翅等重口味的零食,差不多每兩天就要到縣城補一次貨。”湯女士向記者透露,這些零食,平時自己也常吃,而這間不足15平方米的小賣部,一年收益近10萬元。
記者在河南省永城市陳集鎮(zhèn)一小學門口看到,11點半剛放學,學生就成群結隊地涌入學校門口的小賣部。每個學生都會從“琳瑯滿目”的零食中挑出中意的幾款,一款名為“一見鐘情”的花生牛奶只要1元,但記者在外包裝上并沒有找到生產日期。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副教授彭亞拉曾就農村兒童營養(yǎng)和食品安全開展長達三年的研究。研究團隊深入江西、湖南、河北、四川等多地農村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學校周邊出售的零食中,許多是劣質小零食,生產廠家地址、電話等信息虛假的比例高達30%。這些劣質小零食中,僅“辣條”類就有30多種,且均產自小村鎮(zhèn)的小作坊。
“偏偏這種三無產品,大多數(shù)商店都有,每個學生都愛。”國家二級營養(yǎng)師、首都保健營養(yǎng)美食學會公益部部長劉璐說,長期研究農村飲食教育問題的她,對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無奈。
“五毛食品”三宗罪:
“三無”、傍名牌、亂添加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些琳瑯滿目的“五毛食品”大多沒有正規(guī)的生產廠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甚至一些零食的包裝袋上,幾乎找不到食品質量安全標志,包裝印刷粗糙,生產批號以及可食用日期模糊,甚至出現(xiàn)漏油情況。
在農村市場,“傍名牌”的山寨食品也比比皆是。記者在永城一小學門口賣零食的小推車上看到,一款“酷e百”牌的可樂,外包裝乍一看很像可口可樂,而另一款名為“雪芬”的汽水,外包裝則酷似芬達。“在小學門口,質量好的、貴的零食賣不出去。”攤位老板說。 共2頁 [1] [2] 下一頁 國產貨搖身變洋貨 跨境電商食品監(jiān)管難在哪 “五毛食品”入侵農村地區(qū) “辣條群體”健康堪憂 核污染食品侵襲中國背后:跨境電商錯在哪兒? 三全食品業(yè)績雖終結三連跌 但轉型還未走出謎局 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 11批次食品不合格 “雨潤”上榜 搜索更多: 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