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釋疑:維C保鮮,可長達15天
對于浦軍明的疑問,記者昨天采訪了山東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慶國,他長期從事果蔬保鮮與貯存領域研究,并針對蘋果的“褐變”做過一系列科學實驗。
王慶國認為,目前市場上鮮切水果的保鮮方法一般是讓它在維生素C水溶液里浸一下,以提高抗氧化能力。微博上提到的80個小時后蘋果仍未明顯變色的現象比較正常,在食用上是安全的。此外,現在市場上的蘋果大多是去年秋天收獲的新鮮果實,本身就比那些貯存很久的蘋果更能抗氧化。
他解釋說,切開的蘋果變色,是因為蘋果組織細胞被破壞后,其中的酚類物質接觸空氣里的氧,在自身多酚氧化酶作用下轉化成醌,進一步聚合成黑色素,發(fā)生“酶促褐變”,除了蘋果,桃、梨、香蕉、馬鈴薯等也有這種現象;而維生素C能保護酚類物質,延緩變色過程。
王慶國稱,這種維生素C水溶液保鮮方法已在歐美國家鮮切水果市場廣泛應用,通常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下密封保存12-15天;如果暴露在空氣中,褐變速度會相對加快,但對于抗氧化能力強的品種,也能保持兩三天不發(fā)生明顯褐變。
[鏈接]
“酶促褐變”速度的快慢,除了和溫度(低溫下速度慢)有關外,還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品種:不同品種間的細胞組織結構不同,抗氧化能力差別很大,拿紅富士和黃蕉相比,前者硬度大,切面上的細胞被破壞的程度小,酶促褐變的速度就慢;黃蕉蘋果軟,切面更粗糙,更容易變色。
2、成熟度:新鮮的果實比衰老果實更能抗氧化。新鮮果實細胞中,酚類物質和多酚氧化酶是“分區(qū)”存在的,而衰老果實的細胞膜受損,使這兩種物質互相接觸,就加速了褐變。
3、切法:實驗中,用非常鋒利的“快刀”切下蘋果后,由于這種切法對細胞破壞程度較小,果實變色的速度相比就慢一些。
酶促褐變
切開的蘋果變色,是因為蘋果組織細胞被破壞后,其中的酚類物質接觸空氣里的氧,在自身多酚氧化酶作用下轉化成醌,進一步聚合成黑色素,發(fā)生 “酶促褐變”
維生素C(抗壞血酸)
能保護酚類物質,延緩變色過程。
目前市場上鮮切水果的保鮮方法一般是讓它在維生素 C水溶液里浸一下,以提高抗氧化能力(新聞晨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協(xié)議到期 廣州全家便利店不能刷拉卡拉了 租金壓力加劇 7-11、全家廣州掀關店潮 全家便利放緩在華拓展 或因投資盈利不大 全家便利店計劃2020年實現在華開8000家 肯德基員工赤手做漢堡 22份全家桶堵門抗議 搜索更多: 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