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稅”的日子已經開始倒計時,2019年,怎么過?
別怕!
跑遍一線城市,內參道哥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助力餐飲企業(yè)走向春天。
首先,認知清晰比盲目抱怨更重要。
抱怨從來不解決問題。
而棍子總是要打屁屁的,只不過原來要打50棍,現在變成了20棍。但是,壓力還依然存在。
因此,要看清方向,尋找出路。
自社保入稅新政發(fā)布以來,內參一共發(fā)布了三篇解讀文章和一次線上直播課程。期間閱讀量累計10萬+,互動留言也達百余條。
從留言中可以看出,應對策略,更多還是修修補補,要么尋求合理避免;要么采用靈活用工方案。
1靈活使用小時工2精細化排班3合伙人模式4內包模式5外包模式
有意思的是,我在一線城市看到,并不是所有餐飲人都“害怕”。
一些規(guī)范經營的企業(yè)認為,“社保入稅”創(chuàng)造了公平競爭的大環(huán)境。“大家都在共同城市,服務同樣的人群,憑什么守規(guī)則的就要多繳稅費,不守規(guī)則的就可以少繳稅費?”
不僅如此,有些餐飲人也認為,通過避稅、大量使用小時工等方法化解“社保入稅”壓力的策略,其實是在拆東墻,補西墻。
這聽起來極其不順耳,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持這種觀點的餐飲人認為,當前一些餐飲企業(yè)所謂的經營業(yè)績,并不完全是經營能力創(chuàng)造的利潤,其中一部分是克扣了員工基本福利的錢。
這意味著,真正對“社保入稅”感到恐懼的,不是經營能力強的企業(yè),而是那些經營能力落后的餐飲企業(yè)。
認清了這個事實,也就找到了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餐飲業(yè)不是被嚇大的。
而餐飲業(yè)過往經歷困境,已經為餐飲人提升了思路和方法。
2012年底,“國八條”的出臺和“三高一低”的經營壓力,使餐飲業(yè)進行了重新洗牌,形成了新舊餐飲業(yè)的分水嶺。
那時,新餐飲進行了三個方向的變革:
1、提升平效。
面對高租金,餐飲業(yè)集體轉向“小而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彼得家的廚房”。
在上海K11,“彼得家的廚房”把人效、平效發(fā)揮到極致,以18平米的面積實現了近130萬的月銷售額。這個模式驚動了整個餐飲業(yè),普天之下,模仿者眾。
2、減員增效。
當時人員工資高,也被餐飲人稱為“壓垮駱駝的一根稻草”。結果,壓力倒逼餐飲人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提升基礎管理等方式來實現減員增效。僅二維碼點餐,提升了點餐效率,還淘汰了專業(yè)的收銀人員。 共2頁 [1] [2] 下一頁 餐飲巨頭都掉坑,“低價營銷”真的是個必死局? 餐飲業(yè)態(tài)為何在購物中心“往下走”? 本地生活服務報告:東莞男性最愛餐飲創(chuàng)業(yè) “新茶飲”旋風之后 “國民飲品”豆?jié){將給餐飲界帶來什么? 餐飲制勝關鍵:找到品牌的新拐點 搜索更多: 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