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河南便利店市場10年噤若寒蟬,正在一夜迎春。7月20日,一家名叫U+的便利店將其APP終端與實體店在鄭州同步落地,號稱“將首創(chuàng)河南O2O全天候便利店”,重塑傳統(tǒng)便利店商業(yè)模式。事實上,今年鉆入河南更大的“鯰魚”,是順豐速遞旗下的嘿客便利。自5月末入鄭后,這一純互聯網連鎖便利店所呈現的業(yè)態(tài)面貌和拓展效率令人咋舌。
新資本搶占地盤尚需時日,但河南便利店“荒漠”生態(tài)正在改變,伴隨新舊資本的角力,新一輪圈地運動和“巷戰(zhàn)”正在上演。
逆襲頻現,誰是便利店市場的“酵母”?
鉆進河南便利店市場的兩只“小怪獸”,著實令傳統(tǒng)商企不安。
7月20日,U+便利店(以下稱U+)的實體店與APP端口在鄭州落地試運行。
在傳統(tǒng)零售圈視野下,這家初創(chuàng)的本土企業(yè)卻具備了諸多“外來物種”的顯性特征。比如,其創(chuàng)始人兼操盤手薛中華,原為多個飲料品牌河南“省代”,如其自嘲,“乙方變甲方(超市常規(guī)零供合同模式),要逆襲了”。
當然,U+最奇葩的特征是O2O全天候商業(yè)模式。較傳統(tǒng)便利店,U+不但有實體店,還有“空軍”:PC網站、手機客戶端、電話均可直接訂貨,并希冀于實現半小時入戶配送。“一瓶水我也送貨。”這是薛中華對U+服務賣點與市場競爭力的概括。
依其計劃,在本年度,U+將在鄭州開設70個實體便利店、200個倉儲分撥站以及信息化后臺與食品加工基地。按照兩平方公里設點的布局結構,其規(guī)劃網絡已可覆蓋鄭州市區(qū)(約400平方公里)全境。
這是個聰明的商業(yè)模式。U+希望做的,是以信息化后臺和物流配送為中樞,驅動“實體店+網店”雙向互動式拓展,最終形成O2O商業(yè)閉環(huán)。
另一新誕生物種,是順豐旗下純網購服務社區(qū)店嘿客便利。其自5月末入鄭后,已迅速布局了約32家門店。
相較于前者,嘿客的特色是店內無任何實物商品銷售。哪怕顧客要買管牙膏,也要掃碼店內海報、商品二維碼,或通過店內PC終端下單。下單成功后,顧客可選門店自提或配送上門。
可見,“借互聯網平臺”構建全新商業(yè)模式,是U+與嘿客攪局傳統(tǒng)消費市場的共同特征。但事實上,更令傳統(tǒng)商企深感詫異的,是這對小怪獸都選擇便利店行業(yè)。
這意味著,被國內零售業(yè)諷為“便利店荒漠”的河南,在干涸10年后,似乎又迎來了新一撥拓荒者。
24小時便利店,河南久違了
24小時便利店,是一個城市經濟繁榮度的最佳檢測生物。“這是全球零售業(yè)判斷商業(yè)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標準。”家樂福河南公司公共關系總監(jiān)王尚武稱,即便LV、阿瑪尼在引領鄭州的消費風向,也僅證明這里不缺“土豪”,卻與基礎消費活力無關。
當然,鄭州并非沒有嘗試。2002年起,阿波羅、九頭崖旗下左右間、思達、丹尼斯旗下全日鮮、四鄰便利,是便利店市場上最為活躍的力量。2003年,市場即出現了24小時便利店。2005年,思達與左右間一度形成“連鎖雙驕”,單品牌連鎖門店數量破百。
豈料,一夜秋風橫掃,前三幾乎全部折戟沙場。
2009年~2013年,鄭州市商務部門幾次出臺支持便利店業(yè)態(tài)發(fā)展的具體補貼政策,但是,市場新生代極度萎靡,又無大資本驅動市場重啟,數年間市場如死水微瀾。 共3頁 [1] [2] [3] 下一頁 河南便利店再起狼煙 全新模式U+便利店落地鄭州 U+便利店在鄭州開店70家 線上線下同發(fā)展 搜索更多: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