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過去的3年中,南京新百的股價除權后一直維持在8-12元之間,但憑借在除權前大牛市帶來的漲幅,金鷹系持有南京新百的1.074億股市值已經接近12億元;此番將其中6091.615萬股以現(xiàn)價9折套現(xiàn)6億元之后,尚留約5.57億元市值可通過二級市場逐漸減持套現(xiàn)。
另一方面,作為南京新街口商圈的零售大佬,南京新百從上市伊始就開始堅持著每年現(xiàn)金分紅的分配策略,而憑借著二級市場逐漸增持的股份,金鷹系自2004年至今的近8年中已經成功獲得4932.83萬元現(xiàn)金分紅;如今將2010年年度“每10股派1元”計算上的話,金鷹系在這8年中將累計獲得6000萬元分紅,這大約占據了南京新百8年全部分紅2.247億元中的26.74%。
珠江壹號項目背后
對于王恒來說,除了因為持有南京新百股份獲取的收益之外,通過幾番股權轉讓將上市公司下屬一處房產項目轉至自己名下是其得意之筆。
在南京新百于2009年3月啟動的重組預案中,上市公司擬通過定增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金鷹國際持有的幾處物業(yè),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塊資產就是位于南京珠江路的珠江壹號南樓、北樓和上海金鷹的所在物業(yè)。
然而,計劃注入上市公司的珠江壹號的前身正是當年南京新百控股的同仁大廈項目;2009年初被估值為16.35億元的這塊資產當年被南京新百以1.29億元的價格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通過中間倒手的公司泰州新鵬房產并非和金鷹系不存在關聯(lián)關系的第三方,這意味著南京新百在違反信息披露相關規(guī)定同時,其交易價格的公允性同樣令人生疑。
成立于1992年的南京國際同仁發(fā)展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同仁”)最初由南京交家電(集團)總公司(下稱“南京交家電”,45%)、深物業(yè)A(000011.SZ,30%)和香港深業(yè)地產發(fā)展公司(25%)共同出資組建;此后經過幾輪股權變更之后,在2002年年末,南京交家電和南京新百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新百房產分別持有90%和10%股權。
作為南京同仁主要資產的南京同人大廈自1993年開工后在1996年停工;直至2003年8月南京新百再次介入后才開始復建。
在金鷹系對南京新百展開二級市場增持之前不久的2003年3月,后者決定聯(lián)合控股子公司新百房產共同收購南京同仁大廈項目。
根據當時的收購方案,南京新百以610.23萬元收購南京國際同仁發(fā)展有限公司70%股權,9189.77萬元收購南京交家電集團對同仁發(fā)展70%債權,新百房產則以174.352萬元收購20%股權,3938.472萬元收購30%債權;合計耗資1.39億元。
收購時南京新百認為,這個總投資控制在5億元以下的項目預計在2006年8月竣工,并能夠取得約8億元的銷售收入。
由于這次收購之中,南京新百支付的約9700萬元資金主要擁有收購南京同仁的債權,同時在同仁大廈項目啟動后上市公司還斥資2000萬元用于基礎工程投入;而南京同仁僅1659.54萬元的注冊資本難以償還銀行的項目貸款資金和歸還欠南京新百的資金。
于是,南京新百在2004年年末決定將其持有對南京同仁9189.77萬元債權中的8000萬元專為股權投資,后者注冊資本升至9659.54萬元,南京新百和新百房產分別持有94.85%和5.15%的股權。
盡管如此,同仁大廈的資金缺口依然存在,為解決這一問題,南京新百在2005年6月決定以上市公司為貸款主體,并以同仁大廈的土地為抵押的方式,向銀行申請1年期1億元貸款;與此同時,上市公司還將不超過1億元自有資金通過銀行分批委托貸款給南京同仁足見南京新百對于同仁大廈項目的支持,在2005年年報中公司預計同仁大廈將在2006年年底前完成6.3萬平米主樓主體工程。
不過,這個從最初接手就極為看那好的項目,在2006年卻被南京新百低價轉讓。
公告顯示,南京新百和新百房產在2006年5月30日分別將其持有南京同仁64.85%和5.15%的股權轉讓給一家來自江蘇泰州的新鵬房產公司,合計70%的股權的轉讓價格被最終確定為8378.52萬元。
記者了解到,上述定價依據來自于南京同仁截至2006年4月30日的審計報告中的凈資產9881萬元,在給予了21.13%的溢價比例之后,南京同仁100%股權被作價為11969萬元;而在此前的2003年3月,南京新百和新百房產聯(lián)手耗資1.39億元才拿下這一項目,這還不包括此前新百房產從南京交家電手中受讓10%股權所支付的收購成本。
1年之后的2007年8月份,南京新百再次將其持有的南京同仁30%股權作價4500萬元轉讓給同一個買方新鵬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