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坐在角落的郭珊不久前和相戀接近3年的男友分手,除了工作,就靠各種聚會麻醉自己。那晚,卸去妝容、簡單T恤牛仔褲的郭珊從青蓮下街的家,去到了不遠的書店。一壺熱茶,面前沒有書,眼神空洞。她喜歡這兒燈光通宵的明亮,清新微酸的果茶……對她來說,“這些都像是一種新鮮的陪伴”。出現(xiàn)在書店中的面孔,也總是新鮮,隔天就會值班的店員鄭偉說:“還從來沒遇到過熟客。”
凌晨1時許,環(huán)逛書架的“夜貓子”甘小雅挑了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書角有些微卷,“晚上讀些輕松的書就行了,不想太費腦子。”拿書坐到郭珊相鄰的位置后,甘小雅一邊閱讀,一邊喝著檸檬水。28元一客的檸檬水在店里最受歡迎,比起最便宜也要28元的咖啡,可無限續(xù)杯的檸檬水性價比高得多。2時許,已經(jīng)不會再來新客人。負責水吧服務(wù)的鄭偉,眨眼的頻率越來越緩,眼神已不如22點接班時那般明亮。清洗繁忙時留在水槽中的杯具,是他醒瞌睡的方式。
晚上在店的夜班小組本來應(yīng)該是3人,其中一個店員請假,鄭偉的搭檔只剩下了倪巖松。負責閱讀區(qū)的他,先將幾排書架拾掇了一番,之后又順手把明信片等頗受歡迎的小物進行了整理。這樣,能幫助從沒經(jīng)歷過夜班的倪巖松,勉強克服下自然襲來的困意。留在店里通宵的人,通常會在凌晨3時左右小憩一番。倪巖松只遇到過一次一口氣看書到天明的人。曾經(jīng)有一個拿著經(jīng)濟學“啃”了一晚的讀者,在他眼里刻下“敬佩”。
倪巖松的這種吃驚不奇怪,一個月書店夜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零點后最受歡迎的閱讀、銷售書籍均不是晦澀難懂的大部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高曉松解讀歷史的《魚羊野史》(第三卷)、寫有主持人大冰十余年江湖經(jīng)歷的《乖,摸摸頭》,以及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解憂雜貨店》。
文軒零售連鎖事業(yè)部副總經(jīng)理楊柳青透露,開業(yè)一月到店的文藝青年居多,書店活動、書籍品類上會更偏向這類人群的喜好。
一個平臺,推動“氛圍”
屬于年輕人的夜 年長者略微踟躕
“五一”小長假的凌晨,13張內(nèi)場桌恢復了滿員狀態(tài)。除了放假出來放松的小年輕,還有不少外地慕名而來的游客。“快幫我拍張照,45度角拍過來哦!”在外場好不容易找了個座位的游客何耀揮舞著手機,呼喚同伴幫忙記錄,不忘配上“剪刀手”。留影后,即相約離開。旁邊還有3張桌人,一桌約會的情侶,兩桌朋友間的聚會。23歲的梁欣和10來個高中同學正在同學會,手舞足蹈聊夢想。
店內(nèi)外滿眼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站在書店門口的老李感覺進退兩難。62歲的他向來愛書,每月買書的花銷至少數(shù)百元。離家半條街之外有了間24小時書店,老李很開心。看完每晚追看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一身短褲短袖、一雙涼鞋出門,接著去書店看看書。只是沒想到,如此打扮會和其他客人們那么不搭,“活脫脫一出門遛彎的老大爺”。既已走到門口,踟躕幾秒后,還是想硬著頭皮進去逛了一圈。不過他決定等幾天約上幾個年齡相仿的老伙伴一道,夜里提早些再來這家店找“糧食”。這類年齡偏大的讀者,倪巖松通常在早上8時30分到10時交班前才會見到。大多是出門晨練后順帶來看看,幾乎沒人落座,更不會點杯飲料,只喜歡佇立書架前翻閱。夜間到店的客人,99%年紀都在35歲以下。
假期過后,書店的凌晨再次歸于平靜,工作日凌晨2時到7時,店內(nèi)差不多都僅有三四個讀者。楊柳青沒有太擔心。在他看來,24小時書店里賣書并非最主要的訴求,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一個大眾閱讀的社會公共空間,推動社會書香氛圍。
凌晨,天空開始灑落不小的雨點。24小時書店里兩個二十來歲的男孩,相約離去。走出書店左拐,舒緩的樂曲、咖啡的氤氳、溫暖的燈光……漸行漸遠。一分鐘的路程,轉(zhuǎn)過街角,男孩們撞入耿家巷喧鬧中,杯盞碰撞、人聲喧鬧、孜然飄香。來源:成都晚報 記者 李詩敏 李培洋 共2頁 上一頁 [1] [2] 方所書店毛繼鴻:方所“西征”入渝 帶來一種被簇擁的溫暖 先鋒書店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設(shè)計 創(chuàng)意產(chǎn)品銷售占總銷售額40% 方所書店本周開業(yè) 重慶17歲的精典書店將搬遷 轉(zhuǎn)型Shopping Mall模式 書店轉(zhuǎn)型與創(chuàng)新:山西新華書店集團與保利影業(yè)實行戰(zhàn)略合作 搜索更多: 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