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已滿3年,2017年業(yè)績還不及2011年、IPO募資的實際投入比例尚不到四成,且所產生效益不到預期的十分之一……在此情況下,萃華珠寶又推出了募資規(guī)模更大的再融資計劃,雖尚未成行,但其必要性、項目前景著實令人生疑。據審核進程,萃華珠寶應于本周三(9日)前向證監(jiān)會提交一次反饋意見的回復材料,不知公司會如何“自圓其說”。
上市3載業(yè)績還不如6年前
作為珠寶飾品行業(yè)的“中華老字號”,萃華珠寶上市前“大步疾走”,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由2011年的24.31億元、0.77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6.79億元和1.11億元。不過,在上市后,該公司卻呈現一派頹勢,當前業(yè)績竟已下滑到2011年的水平以下。
萃華珠寶是2014年下半年在中小板上市的,上市后首份年報就開始“做減法”。據披露,2014年萃華珠寶實現營收33.08億元,下降10.09%;凈利潤0.98億元,下降11.24%。2015年,公司業(yè)績加速墜落,營收下滑9.31%,凈利潤大幅下降38.58%。至2016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的降幅分別為26.06%、3.64%。2017年,雖然受益于黃金價格的變動和市場回暖,公司營收及凈利潤恢復性增長了23.84%、7.45%,但凈利潤僅為0.63億元,仍不及2011年的水平。這還不算完,萃華珠寶4月底預告,上半年凈利潤約3000萬元至4500萬元,同比變動幅度為-30.96%至3.56%。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萃華珠寶較有可能再回到此前的“下降通道”。
橫向比較,其他珠寶業(yè)上市公司近年業(yè)績雖也有起伏,但總體依然是向上增長為主,像萃華珠寶這樣退步到6年前的,還真不多。
前次募投項目進度慢、收益低
萃華珠寶的發(fā)展緣何落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從公司IPO募投項目的建設“成效”即可見一斑。
2014年10月,萃華珠寶在招股書中對募投項目效益的預測為:運營期的第二年,預期可實現營業(yè)收入50165萬元,利潤總額3943萬元;運營期的第四年起,募投項目涉及的全部直營店建成并達到正常營業(yè)水平后,理論上預計將每年新增營業(yè)收入94650萬元,新增營業(yè)利潤12160萬元。
但事實上,從IPO募資于2014年10月全額到賬至2017年底,公司實際投入募資14493.79萬元,僅占募資計劃投資總額40870萬元的35.46%,2017年實現的效益也只有區(qū)區(qū)380.6萬元。
已投入運營的幾個項目中,實際效益與預期收益也是相差甚遠。據公司年報披露,沈陽鐵西區(qū)新瑪特店(店中店)、沈陽大東區(qū)中街新瑪特店(店中店)、千盛百貨(店中店)、長春工農大路歐亞店(店中店)、吉林市新瑪特店(店中店)、天津友誼店(店中店)、河南新鄉(xiāng)大商百貨購物廣場(店中店)2017年預計效益分別為116.44萬元、114.39萬元、208.52萬元、75.35萬元、81.71萬元、69.45萬元和81.71萬元,而2017年度上述項目的實際收益分別僅為37.35萬元、-21.57萬元、70.94萬元、-5.16萬元、-0.89萬元、8.04萬元和-38.34萬元。
公司在IPO時還稱,募投項目預計在資金到位兩年內實施完畢。據以往開店經驗,新店鋪需要一定的培育期,運營期第四年可達正常盈利水平。但3年多來,一大半的募集資金還未使用,項目收益與預期值也相差遙遠,不得不說萃華珠寶此前計劃的可行性存在較大問題。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萃華珠寶又開始籌劃再次從市場“圈錢”。2017年9月,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7.92億元,投入渠道升級及配套生產基地建設、珠寶生態(tài)園建設、設計研發(fā)中心建設等項目?紤]到公司前次募資效率不高,尚有近3億元資金還未使用,此次再融資的必要性和項目前景,令人不得不畫上一個問號。
⊙上海證券報 韓遠飛 ○編輯 孫放
搜索更多: 萃華珠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