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向三星發(fā)起的專利訴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外界看來,甚至上升到了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真正崛起。在結果尚未明確之前,說法略顯夸張。不過,一向低調隱忍的華為為何選擇此時“發(fā)難”三星卻值得深思。
在5月25日華為宣布美國、中國兩地同時起訴三星專利侵權之后,騰訊科技從內部渠道獲悉,這一事件的背后是華為與三星長達四年之久的專利談判未果。而面對華為的正面“進攻”,三星并非坐以待斃,在韓媒一廂情愿稱三星或將反訴的報道中可窺見其態(tài)度。從騰訊科技掌握的最新情況來看,三星在內部已成立了應對小組,正在評估影響,不排除反訴的可能。
專利下的卡位戰(zhàn)
“選擇這個時間發(fā)起專利訴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面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過于激烈,對于華為而言,超越三星蘋果已進入沖刺階段,專利訴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手段。”一位接近華為發(fā)起訴訟的知情人士對騰訊科技說。
從今年年初開始,華為陸續(xù)與愛立信(續(xù)簽)、蘋果(新簽)等巨頭達成專利授權協(xié)議,依據授權數量和重要性,華為每年要向愛立信繳納專利費,而蘋果每年要向華為繳納專利費。
來自華為內部的數據顯示,華為現(xiàn)在一年要交約3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在華為看來,這換來了近400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是劃算的。
因為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一直在內部強調,對于企業(yè)來講,沒必要搞百分之百的自主創(chuàng)新,而是要站在別人的基礎上去做創(chuàng)新。通過繳費來合法地換取別人的技術進行使用,使得企業(yè)能夠快速地推出質優(yōu)價廉的產品。
對于無法達成一致的,任正非也明確指出,在知識產權的核保護傘下,要加快170個國家的終端業(yè)務的布陣點兵,要求華為在重點市場做戰(zhàn)略性的投入。這些重點市場則必然遭遇與三星、蘋果正面交鋒,因此,知識產權這“核保護傘”該出手就出手,不要猶豫。
上述人士稱,與三星的專利談判四年前就已開始,但截至訴訟前始終未達成一致。“現(xiàn)在已經到了競爭關鍵階段,發(fā)起訴訟是正確的方式,這一點從任正非到華為EMT成員均認同。”
華為這幾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緣于終端業(yè)務的爆發(fā),要知道2007年當華為宣布進軍手機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彼時的中國手機市場基本被蘋果、三星霸占,直到華為決定不做貼牌做自主品牌,那一年是2011年。
隨后,華為首款高端智能手機Ascend P1問世,供不應求暴露出華為供應鏈管理的弱點,但卻幫助華為打開了消費級市場的大門。到了P2的時候,供應鏈的問題已基本解決,可以說,華為終端初期轉型已完成。
此后P7、P8到現(xiàn)在的P9,以及后來細分出來定位高端商務的Mate系列,華為憑借對產品、技術的持續(xù)投入,用四年時間奠定了全球前三的位置。在手機領域完成了從貼牌、自主品牌到中高端品牌的轉變。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三,國內第一。
雖然是世界第三,并與三星、蘋果同處第一陣營,但相比之下,華為在出貨量、市場份額、用戶口碑等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在外界看來,華為收獲的同時,也逐漸進入了保位沖刺階段。
記得P1發(fā)布之際,正值智能手機爆發(fā)之初,先聲奪人的HTC一路狂奔,勢如破竹。三星以其一向擅長的快速跟隨策略,開始梳理自己在智能機市場的產品策略,并迅速完成從代表功能機的Anycall品牌向更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Galaxy品牌的全球切換。這個變化遠比華為更早更快,也使得三星后來長期霸占了智能手機的第一位置。
2016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三星依舊是全球智能手機的霸主,市場份額高達27.8%、緊隨其后是蘋果14.4%,華為9.35%。
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已多次表態(tài),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時間超過蘋果、三星。若從出貨量來看有這個可能。去年,華為終端銷量猛增超過40%,是國產手機品牌中第一個超過1億銷量的品牌。 共2頁 [1] [2] 下一頁 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越是前途不確定越需要創(chuàng)造 華為工資單曝光 千人年收入500萬 華為趕超三星蘋果 必須攻占美國市場 制裁華為?全中國都要沸騰了! 華為又曝猛料:五年內超三星蘋果 成全球第一手機廠商 搜索更多: 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