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制”中國困局
失敗后依舊選擇回歸,老佛爺的精華“買手制”依舊保留了下來。然而,雖然買手制在國外已是成熟的運營模式,但在中國市場卻遭遇發(fā)展困局。
資料顯示,買手制度發(fā)源于超市,起先由于超市在經營服裝的時候沒有經驗,所以請有經驗的人進行購貨,而這種有經驗的人稱為買手。買手需要對商品的銷路負責,銷售不暢的商品無法退回廠商,這需要商場擁有一批眼光準,了解市場、消費者的“買手”。相比于其他管理人才,“買手”仍是國內零售業(yè)稀缺工種。
事實上,縱觀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部分的商場及百貨公司,所經營的品牌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這是因為國內傳統(tǒng)百貨主要實行聯(lián)營模式,即百貨公司引進品牌廠商,由后者經營,向前者支付一定比例的銷售額“返點”作為回報,且接受前者日常管理的經營模式。在后續(xù)發(fā)展乏力的背景下,買手制被視為拯救聯(lián)營模式下購物中心及百貨店的稻草。
與目前國內多數商場更多采取的聯(lián)營模式相比,在資金方面,買手制需要運營者有充足的資金。雖然國內傳統(tǒng)百貨正面臨著同質化嚴重、利潤低的困局,但迫于資金的壓力卻只能隔岸觀火,無能力試水。
“從定義不難看出,買手制需要有眼光,產品最好獨家,而這與中國傳統(tǒng)消費者購物思想‘貨比三家的理念’背道而馳,在國內消費者的心目中,獨一份的東西都略顯貴。”丁浩洲對記者分析說,雖然根據業(yè)內預測數據,認為中國消費者的水平已經實現(xiàn)定制化的水平,其實則不然,這其實是一個投資“陷阱”,目前看來,像君太百貨等依靠聯(lián)營模式運營的商場更受消費者青睞。
買手制尚未成為中國百貨模式的主流,西單老佛爺荒野求生的故事仍在繼續(xù)。(來源:華夏時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湘鄂情關停五家店 縮減北京西單店營業(yè)面積 大商場“擠倒”天通苑最老超市“小西單” 西單商場等老牌商家堅守也是避免同質化的策略 西單老佛爺百貨試營業(yè)“爽約” 具體日期未定 老佛爺百貨將于10月18日在北京西單重張 搜索更多: 西單 |